在家也能玩的情緒練習,幫助孩子訓練衝動、練習等待

2021-11-12 00:00 更新:2021-11-15 09:36

by 柯佩岑, 林婉婷, 廖珮岐(語言開發師、藝術治療師、音樂治療師)

「情緒」是需要學習的,能掌握情緒的孩子,人際社交和挫折韌性、學業表現都會比同齡孩子更傑出!帶孩子外出時,哭鬧是很多爸媽很頭痛的問題,專家提供從遊戲中訓練衝動的練習,爸爸媽媽可以在家練習,在玩中練習孩子正確價值觀與表達方式。在家也能玩的情緒練習,幫助孩子訓練衝動、練習等待

孩子完成任務時、達成願望果實時請給予鼓勵,讓他們知道等待與努力可以獲得回饋,獎勵不會憑空掉下來,哭鬧也不能獲得想要的物品。禾禾文化

狀況一、孩子看到玩具就想買,不買就一哭二鬧三尖叫,怎麼辦?

年齡:3~4歲

身為爸媽,我很害怕帶小孩路過百貨公司或大賣場,因為他一看到玩具就會想買、想拿,若是拒絕,孩子就會暴走大哭影響其他人;但若是妥協,又怕孩子養成壞習慣,該怎麼辦呢?

這類問題一定困擾著大部分父母,一方面希望孩子可以有正確的表達方式,另一方面礙於在公共場合,有些處理方式是無法使用的,所以常常開心出門,掃興回家。要如何建立孩子的正確價值觀與表達方式,我們可以這樣試試看:

1.建立「遊戲規則」:先建立孩子對於獎勵/獎賞的觀念與原則,也就是確立「買玩具」與「得到玩具」的遊戲規則。

讓孩子知道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買玩具,可能是有好表現的時候?或是特殊節日,家長「有限度的」購買?讓孩子了解獲得玩具是有原因的,而非理所當然想要就可以得到。

2.提前告知:提前告訴孩子今天出門/去賣場的目的,是因為要購買日常用品,還是因為其他原因?事先與孩子約法三章,如果有大哭吵著要買玩具的情況,爸媽會如何處理,例如,如果大哭大鬧就必須立刻跟玩具說再見等。

3.玩具清單:帶孩子一起整理家裡的玩具,列出一份玩具清單,讓孩子知道自己已經擁有哪些玩具。並用這份清單和孩子建立添購新玩具的默契,例如,哪種情況下才會買玩具?如果有機會,他想要再補充哪些玩具?補充新玩具後舊玩具怎麼處理等等。

和孩子共同討論擁有新玩具的幾項方法,1有好的表現時,2用自己的零用錢買,3累積好寶寶印章換取玩具的機會等等。讓孩子了解擁有玩具需要透過各種規則或是特定時間才可以。

4.親子小默契:和孩子預約下一次逛街的小確幸,大人偶爾也會有購物慾望,和寶貝約定在特定時間一起享受一下,也是一件很好的親子活動。

【衝動練習小技巧】:

1數到十練習:訓練孩子控制衝動。請孩子在想伸手拿取玩具前,先由一數到十,數到十後才能碰觸想要的東西。

2孩子學會後,可以在家裡模擬情境,讓孩子知道在哪些情境下需要由一數到十。

3當孩子模擬情境都做得很好了,爸媽可以和孩子預告在家之外的哪些地方、什麼狀況會需要使用這個技巧。

這樣的練習可以從幾歲開始?從兩歲就可以開始慢慢練習!因為兩歲孩子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好,這也就是兩歲常常會成為孩子行為分水嶺的原因。

【遊戲帶領─願望樹苗】:

時間:20-30分鐘https://img.scupio.com/html/mv.html?v=1.0.129

目的:

  1. 由樹苗長大的過程,訓練孩子練習等待。
  2. 讓孩子依據約定好的事情,學習遵守規則。

材料:海報紙、彩色筆、點點貼紙

步驟:

1.陪孩子一起訂出他的願望清單,從中選擇一項願望作為目標。

2.在海報紙上畫出樹苗長大的流程圖:小樹苗、樹苗長大、樹葉變多、長出果實的流程。畫畫時,和孩子說明樹木長大都是有階段、需要時間的。

讓孩子決定這棵樹最後會結出什麼果實(蘋果、葡萄、橘子等等),將孩子想要的果實畫在大樹上,作為努力目標。

3.樹苗長大的每個階段都需要集滿點數,才可進到下一階段,例如:小樹苗階段要三個點數(點點貼紙)才完成,樹苗長大需要五個點數(點點貼紙)才能完成。以此類推,與孩子一起討論各個階段需要集滿的點數為何?

家長可以依據希望孩子等待的時間、完成任務的多寡來決定點數。但要避免孩子因為難度太高而放棄遊戲,造成更多的情緒困擾。

4.如何才能獲得點數?這部分可以跟孩子一起列出需要完成任務或是表現,並且經過孩子同意,讓他們了解自己能力可以完成的任務有哪些。

5.每次孩子完成任務時、達成願望果實時請給予鼓勵,讓他們知道等待與努力可以獲得回饋,獎勵不會憑空掉下來,哭鬧也不能獲得想要的物品。幽默故事結合推理遊戲的繪本|《貓熊警察:恐龍蛋失竊事件》試讀本立即索取

TIPS

隨著年齡增加,孩子對於自身的責任與義務也需要隨之建立,透過兌換制度的小遊戲,可以讓孩子知道付出是有代價的,同時對於孩子的衝動管理與耐心建立也更有幫助,以及價值與需求的管理更有目標,更負責。

遊戲過程中是否要有扣抵點數的系統,需要依據實際狀況決定。一般來說,第一次進行活動時不建議使用,可以等待孩子習慣這樣的兌換制度之後,再加入因為表現不良或不完成任務的扣抵制度。

遊戲帶領─願望樹苗

狀況二  孩子出門在外動不動就哭鬧,怎麼辦?

年齡:2~3歲

兩歲半的孩子在外有時會莫名大哭大鬧,抱起來安撫也沒用,這樣的情況常發生在轉換環境,像是捷運轉車、離開餐廳等,即使事前跟孩子預告也沒用,怎麼辦?

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有時像個小大人,但一急起來也可能無法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。因此家長會反應孩子平時很好溝通,但有時會莫名其妙「亂哭」。外出時若遇到這樣的狀況,家長難免手足無措,但孩子真的是在「亂哭」嗎?

1.   仔細觀察,找到原因:想想看嬰兒時期,baby因為無法口說,所以凡事都用哭的來表示,還記得當初是怎麼樣處理的嗎?不外乎檢查尿布、是不是肚子餓、有沒有發燒等等。

  其實不論孩子幾歲,都還是會有搞不清楚或說不清自己究竟怎麼了的時刻,若家長能多同理,陪伴孩子找到不舒服的原因,將建立更多安全感,未來遇到類似情況時,孩子也較能穩定下來。

觀察孩子莫名哭鬧時,是否有固定的「人事時地物」:跟某位家人出門時哭鬧頻率比較高?差不多都是中午左右?通常是在捷運上,或是前往某地的途中?找到規律性,將有助於找到哭鬧的原因。

2.安撫物及注意力轉移:孩子在外莫名哭鬧時,家長一定又焦急又擔心引來側目,建議事先幫孩子準備讓他有安全感的安撫物,如奶嘴、安撫巾、小被被等。

  若是安撫物效果不夠,我們需要協助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一個相對安靜且穩定的地方。比如在捷運站時,人聲是吵雜繁忙的,我們可以將孩子帶到最前後的月台,或是一個人少的地方,從吵雜的環境轉移到安靜的環境,再用溫和穩定的聲音安撫孩子的感受,告訴他,你知道他不舒服(同理);當孩子的情緒逐漸穩定時,可以讓他轉移注意力,例如看看隧道,讓他猜猜列車何時進站等(轉移注意力)。

3.預告及演練:若能知道會讓孩子哭鬧的幾個情境,家長平時就可以透過遊戲進行演練,演出在外可能會遇到的狀況;也可以在實際出門前預告孩子接下來可能會去的地方,和可能會發生的事情。

4.重新建立成功經驗:利用一些有趣的小遊戲,協助孩子重新建立快樂的連結,以取代不舒服的連結。

  像是在可能會不舒服的情境前,先陪孩子玩喜歡的遊戲。有了成功經驗之後(如轉移情境下沒有哭鬧),家長可以讓孩子知道你注意到他的進步,如此孩子也將會更有自信。

【遊戲帶領─變色的水果 】:

時間:20分鐘

目的:

  1. 利用簡單的遊戲步驟,讓孩子練習透過視覺化的提示轉移注意力。
  2. 透過視覺化的遊戲,協助孩子建立平靜與舒服的連結。

材料:畫紙(水彩紙較佳、圖畫紙亦可)、蠟筆、水彩、水彩筆、透明水杯

步驟:

  1. 遊戲前的準備:與孩子共讀繪本時,邀請孩子多觀察繪本中的顏色。比方,說故事時可以強調黃色的香蕉、紅色的椅子,為之後的遊戲暖身。
  2. 爸媽先用蠟筆在紙上畫出一種孩子熟悉的水果輪廓,如蘋果。
  3. 接著問孩子:「這是什麼?」孩子回答:「蘋果」。
  4. 爸媽接著問:「蘋果是什麼顏色?」請孩子用水彩幫蘋果塗上顏色。
  5. 爸媽在紙上畫出好多個蘋果的輪廓,邀請孩子一起塗上不同的顏色。
  6. 用唸謠的方式,指著畫紙上的圖案,反覆詢問和邀請孩子回答,例如:「這是什麼?」,「蘋果」,「紅色的蘋果」/「這是什麼?」,「蘋果」,「黃色的蘋果」/「這是什麼?」,「蘋果」,「綠色的蘋果」
  7. 換種水果再玩一次,或者多種水果輪流一起放入唸謠中,例如:「這是什麼?」,「蘋果」,「紅色的蘋果」/「這是什麼?」,「香蕉」,「藍色的香蕉」/「這是什麼?」,「葡萄」,「黑色的葡萄」

TIPS:上述的遊戲方式中,唸謠部分爸媽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,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玩,疊字、押韻、重複,只要好念好玩就可以,重點是要幫孩子建立這種遊戲方式很輕鬆的連結。未來當孩子需要轉移注意力的時候,就可以利用這樣的方式陪伴,例如:「看看捷運,白色的捷運,黑色的隧道,灰色的鐵軌。」

另外,在遊戲過程中可搭配透明水杯,利用洗水彩筆的時刻,陪伴孩子一起觀察杯中的顏色變化,通常孩子都會很享受看到顏色變化的過程,也可以將整個遊戲過程改由全部都在杯中進行也很棒喔!(責任編輯:秦嘉彌)